记住三个关键词,清明出行不“添堵”
2017.04.04清明,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第五个节气,太阳到达黄经15度,表示春季正式开始。万物生长到此时都清洁而明净,气清景明,万物皆显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有云:“三月节,此风属巽(xùn)故也。万物齐乎巽,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。”
那么,问题来了
清明时节,弱听人士出行应该注意什么呢?
牢记以下三个关键词,安心出行~
防水
正如杜牧的《清明》中所描述的那样,清明节通常是“雨纷纷”的。因此,“防水”二字对于清明节出行的弱听人士来说,显得尤为紧要。那么,防水要怎么做呢?
①助听器防水
助听器最好自带防水功能。如果助听器不带有防水功能,那么请弱听人士仔细阅读这篇文章——《助听器日常保养之防潮》,并争取倒背如流。正确的日常保养可以有效延长助听器的使用寿命。
②电池防水
助听器电池的稳定性与助听器使用密切相关,因此它也是防水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。由于助听器电池性能跟环境温度密切相关,听力健康工作室建议日常生活中将助听器电池置于盒子中,单独存放。
另外,建议弱听人士每天睡觉前将助听器电池从电池舱门取出,并用干软布料仔细擦拭电池舱门。
防汗
清明时节是踏青的好时候,是户外爱好者运动的好时间。听力健康工作室提醒汗多的弱听人士,户外活动时最好给助听器装上防汗套。助听器属于电子产品,频繁的汗水接触,容易造成助听器腐蚀。
降噪
美国言语语言听力协会ASHA协会温馨提醒:持续接触强度为85 dB以上的噪声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损失。
助听器最本质的作用就是放大弱听人士周围的所有声音,而清明出行难免会遇到嘈杂的环境。为了保护听力,避免进一步的噪声损伤,建议弱听人士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进行调节。
如果弱听人士的自我调节无法满足噪声环境中的聆听需求,建议及时寻求听力健康专家的指导。